发布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首页公共专业给水排水GB18998.1-2003 工业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 第1部分 总则
大头

文档

1912

关注

1

好评

0
PDF

GB18998.1-2003 工业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 第1部分 总则

阅读 996 下载 0 大小 260.02K 总页数 0 页 2024-09-22 分享
价格:¥ 2.00
下载文档
/ 0
全屏查看
GB18998.1-2003 工业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 第1部分 总则
还有 0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0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方GB/T18998.1-2003方前方GB/T18998《工业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第3部分:管件。本部分为GB/T18998的第1部分。本部分是在紧密跟踪国际标准化组织(1S0/T℃138)“流体输送用塑料管材、管件和阀门技术委员会”正在制定中的1S0/DIS15493-1《工业用塑料管道系统ABS、PVCU、PVC-C》系列标准最新动态与吸收其最新技术基础上,综合我国氯化聚氯乙烯管材生产、使用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本部分与ISO/DIS15493-1标准中PVCC工业用塑料管道系统中范围、术语和定义及附录C的技术内容基本相同,主要差异有:增加了氯化聚氯乙烯树脂的氯含量≥67%(质量百分比)。增加了耐化学性。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48)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佑利管道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中山环字实业有限公司、福建亚通塑胶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胡旭苍、祝升锋、高金平、张慰峰、魏作友。方方方订GB/T18998.-2003工业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GB/T18998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业用氯化聚氯乙烯管道系统标准所用的定义、符号和缩略语,以及对工业用氯化聚氯乙烯管道系统材料的要求。本部分与GB/T18998.2和GB/T18998.3一起,根据材料的耐化学性,可用于在压力下输送适宜的工业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化学物质的管道系统。本部分适用于石油、化工、污水处理与水处理、电力电子、冶金、采矿、电镀、造纸、食品饮料、医药等工业领域。注:当用于输送易燃介质时,应符合防火、防燥的有关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899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1844.1一1995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1部分:基础聚合物及其特征性能(neq IS010431:1987)GB/T2035一1996塑料术语及其定义(eqv IS0472:1988)GB/T18252一2000塑料管道系统用外推法对热塑性塑料管材长期静液压强度的测定(neq IS0/DIS9080:1997)GB/T18998.2工业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GB/T18998.3工业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第3部分:管件IS01167:1996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内压试验方法IS04433.1:1997热塑性塑料管材—一耐液体化学物质一分类IS04433.3:1997热塑性塑料管材—耐液体化学物质一分类(PVC-U,PVC-HI、PVCC)IS0/TR10358:1993塑料管材和管件一一耐化学药品分类表3定义、符号和缩略语下列定义、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GB/T18998的本部分,3.1定义GB/T18998的本部分采用GB/T1844.1一1995、GB/T2035一1996中给出的定义以及下述定义,3.1.1几何定义3.1.1.1公称外径(d,)规定的外径,单位为毫米。方库GB/T18998.1-20033.1.1.2任一点外径(d)在管材或管件插口端任一点通过横截面的外径测量值,精确到0.1mm,小数点后第二位非零数字进位,单位为毫米。3.1.1.3平均外径(d)管材或管件插口端的任一横截面外圆周长的测量值除以π(≈3.142)所得的值,精确到0.1mm,小数点后第二位非零数字进位,单位为毫米。3.1.1.4平均外径的最小值,它等于公称外径,单位为毫米。3.1.1.5方方万平均外径的最大值,单位为毫米。3.1.1.6承口的平均内径(dm)承口长度中点,互相垂直的两个内径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毫米。3.1.1.7管材或管件插口端同一横截面测量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的差值,或者承口端同一横截面测量最大内径与最小内径的差值。3.1.1.8公称壁厚(e)管材或管件壁厚的规定值,单位为毫米。3.1.1.9任一点壁厚(e)管材或管件圆周上任一点壁厚的测量值,精确到0.1mm,小数点后第二位非零数字进位。3.1.1.10管材或管件圆周上任一点壁厚的最小值,它等于公称壁厚,单位为毫米。3.1.1.11库管材或管件圆周上任一点壁厚的最大值,单位为毫米。3.1.1.12标准尺寸比(SDR)管材的公称外径与公称壁厚的比值,用式(1)计算。SDR =d./en式中:d.一公称外径,单位为毫米(mm):库公称壁厚,单位为毫米(mm)。3.1.1.13万管系列(S)一个与公称外径和公称壁厚有关的无量纲数值,S值用式(2)计算。
文档评分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0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01-2019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5  沪ICP备20210081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