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首页公共专业电气专业08D800-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要点
知冷暖

文档

85

关注

0

好评

0
PDF

08D800-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要点

阅读 544 下载 0 大小 21.47M 总页数 0 页 2024-11-06 分享
价格:¥ 1.00
下载文档
/ 0
全屏查看
08D800-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要点
还有 0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0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要点主编单位负责人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文号建质[2008]70号技术审定人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统一编号GJBT-1056设计负责人实行日期二00八年七月一日图集号08D800-1目录目录··商业建筑编制说明3概迷及负荷分级11共性设计要点计量方式18供电电源及防雷与接地信息设施系统信息设施系统196公共安全系统20公共安全系统···..计算机经营管理系统示意图21电气设备用房及竖并设置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9概述及负荷分级22各类建筑智能化系统配置表1023住宅建筑防雷与接地24概迷及负荷分级12信息设施系统25低压配电系统13公共安全系统26信息设施系统14设计中应注意的间题27住宅小区设计·16目录图集号08D800-1旅馆建筑学校建筑概述及负荷分级28概迷及负荷分级48低压配电系统及照明设计29照明设计49防雷与接地30智能化系统设计51智能化系统设计31剧场建筑旅馆信愍管理系统示意图32概述及负荷分级33低压配电系统53医院建筑54概述及负荷分级·34智能化系统设计55医疗动力配电··435电气设备用房及竖井设置56照明设计及接地安全36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57信息设施系统37图书馆建筑信息化应用系统38概述及负荷分级58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39照明设计59汽车库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60概述及负荷分级40体育建筑平、战结合的地下车库41概述及负荷分级61公共安全系统42供配电系统·62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43照明设计64办公建筑防雷与接地66概述及负荷分级44专用设施系统67信息设施系统45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70公共安全系统46目录图集号08D800-12编制说明1设计依据剧场建筑、图书馆建筑、体育建筑共11类常见建筑类型。根据各1.1根据建设部建质[2005]137号文“关于印发《2005年国种类型建筑的特点,重点介绍各类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应掌提的要点。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进行编制,设计要点包括负荷分级、供电电派、低压配电系统、计量方式、照1.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明、防雪与接地、智能化系统、电气设备用房及电气竖井设置、设1.3国家现行的其他有关标准、规范及行业标准.计中应注意的问题等,2编制目的7参编单位编制本图集是为了适应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满足不同用户全国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强电专业专家委员会的需求,达到民用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快速查找、提高设计和全国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弱电专业专家委员会施工质量的目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3编制原则中建国际设计顾问有度公司本套图集以现行国家标准和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为编制基础,北京三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一方面将民用建筑电气工程中应用量大、面广的标准图如以提炼8相关图集汇编,另一方面将近几年民用建筑电气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供电电源》08D800-2新方法加以补充,编制成一套(共8本)常用的、实用的《民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变配电所》08D800-3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标准图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照明控制与灯具安装》4适用范围08D800-4本图集适用于一般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的电气《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常用电气设备安装与控创》设计,也可用于建筑电气工程的监理、施工及验收参考,08D800-55编制方式《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室内布线》08D800-65.1各类建筑共性的设计要点集中说明,见第4~11页,《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室外布线》08D800-75.2各类建筑个性的设计要点分别说明,见第1270页.《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防雷与接地》08D800-85.3共性的设计要点不在各类建个性设计要点里重复,6主要内容本图集涵益了民用建筑中的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博物馆建筑、旅馆建筑、医院建筑、汽车库建筑、办公建筑、学校建筑、编制说明3共性设计要点1概述(见各类建筑)雅时,二级负荷可由一回路6kV及以上专用的架空线路或电缆供电。2负荷分级及负荷密度(见各类建筑)当采用架空线时,可为一回路架空线供电;当采用电缆线路时,应采各类建筑的负荷分级主要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用两根电缆组成的线路供电,其每根电缆应能承受全部的二级负荷。16-2008附录A,各类高层建筑负荷分级见下表.对于大型商场、3,4三级负荷:不属于上述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一级、二级的影刷院等人流量大和博物馆、医院等有特殊要求的场所,为保摩人负荷,由一路电源供电。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对负荷分级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划分(见各分类4低压配电系统(见各类建筑)建筑),供设计人员参考使用。5计量方式(见各类建筑)高层建筑负荷分级表6照明设计建筑物名称用电负荷名称6.1室内照明优先采用高效、节能的荧光灯及节能型光源,应选用无眩光的灯具,气体放电灯应设置电容补偿,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一类高层主要业务和计算机系统用电,安防系纯用电,电6.2人工照明设备应与窗口射入的天然光合理结合,宜将直管型荧子信息设备机房用电,客梯用电,排污泵、生活光灯与窗口平行布置,灯列控制宜与窗口平行,有条件时,可设照明二类高层主要通道及楼梯问丽明用电,客梯用电,排污泵,自动控制开关或调光开关。二级生活水系用电6.3为避免光幕和反射眩光,不宜将直管型荧光灯布置在工作台平注:当本表负荷分级与11类建筑各自负荷分级情况不一致时,负荷极别行的正上方,宜按其中高者确定。6.4在有计算机显示器的工作区宜选用无眩光无屏幕反射的照明方3供电电源式3.1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由两个电源供电外,应增设应6.5开水问应选用防潮型灯具,公共浴室应选用防潮防水型灯具。急电源,并严禁将其他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常气表间、燃气锅炉房、燃气直淋式冷水机房应根据该区城的防爆等应急电源:独立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供电网络中独立于正级选用防爆型灯具,灯开关及插座应位于爆炸危险区外,常电源的专用馈电线路、蓄电池。7防雷与接地3.2一级负荷:应由两路独立电源供电,当其中一略电源发生故摩时,另一路电源不应受到影响。每路电源应能满足全部一级负荷的7.1.1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建筑物,应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采取防供电要求。共性设了3二级负荷:宜由两回线路供电,在负荷较小或地区供电条件国计要点供电电源及防雷与接地图集号08D800-14后不应再合并,且中性导体不应再接地,1)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7.2.3T系统中,配电变压器中性点应直接接地,系统内所有电2)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气设备外露且正常条件下不带电的可导电部分,宜采用保护导体与3)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档案馆、大型博展建筑物、国共用的接地网或保护接地母线、总接地端子相连。宾馆、大型旅游建筑物:7.2.4T系统中包括中性导体在内的任何带电部分严禁直接接地,4)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他重「系统中的电源系统对地应保持良好的绝缘状态。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7.3安全5)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的住宅、办公楼等一殷民用建筑物。7.3.1民用建筑物内电气装置应采用总等电位联结,下列导电部7.1.2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建筑物,应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采取防分应采用总等电位联结导体可靠连接,并应在进入建筑物处接至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1)PE(PEN)干线;2)省级大型计算中心和装有重要电子设备的建筑物;2)电气装置中的接地母线;3)19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50m的其它民用建筑物;了)建筑物内的水管、煤气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金属管道:4)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且小于或等于0.06的部、4)可以利用的建筑物金属构件,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7.3.2等电位联结线的裁面应符合下表的规定.5)年预计留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且小于或等于0.3的住宅、等电位联结线栽面要求表办公楼等一般民用建筑物:总等电位联结线截面6)建筑群中最高的建筑物或位于建筑群边缘高度超过20m的有机核保护时2.5mm2(铜)建筑物:6mm2(铜)最小值无机械保护时7)通过调查确认当地遭受过雷击灾害的类似建筑物,历史上雷50mm2(钢)16mm2(解)害事故严重地区或雷害事故较多地区的较重要建筑物,不小于最大PE线裁面的一半7.2接地25mm2(铜)7,2.1不同电压等级用电设备的保护接地和功能接地,宜采用共用最大值100mm2(铜)接地网:除有特殊要求外,电信及其他电子设备等非电力设备也可采用共用接地网,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设备最小值的要求。共性设7.2.2采用TN-C-S系统时,当保护导体与中性导体从某点分开计要点供电电源及防雷与接地围集号8智能化系统设计10.3信息网络系统8.1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一般由智能化集成系统、信虑设施系10.3.1信虑网络系统应根据工作业务的求配置路由器、服务器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机房工10.3.2建筑物内流动人员较多的公共区域或布线配置信息点不方8.2各类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配置应符合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便的大空问等区城,宜根据需要配置无线局城网络系统。标准》GB/T50314-2006的规定,系统的配置详見第10、1110.3.3出租区域内的信息网络系统,宜由承粗者的业主自行建设.页各类建筑智能化系统配置表,10.3.4信虑网络系统应配置相应的信息安全保障设备,9智能化集成系统10.4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应以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为目标,确保对各10.4,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宜按7个部分进行设计:工作区、配线类系统监控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化管理。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问、进线问和管理。10信息设施系统10.4.2工作区:每一个工作区信虑插座模块(电、光)数量不宜信息设施系统宜包括通信接入系统、电话交换系统、信息网络少于2个,~220V电源带保护接地的插座数量不应少于1个.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室内移动通信履盖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有10.4.3配线子系统:连接至电信问的每一根水平电缆/光缆应终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广播系统、会议系统、信息导引及发接于相应的配线模块,配线模块与缆线容量相适应:集合点(CP)布系统、时钟系统和其他相关的信息通信系统。配线设备与棱层配线设备(FD)之间水平线缆的长度应大于15m,10.1通信接入系统同一个水平电缆路由不允许超过一个CP.10.1.1应根据用户信息通信业务的需求,将建筑物外部的公用通10.4,4干线子系统:所需要的电缆总对数和光纤总芯数,应满足信网或专用通信网的接入系统引入建筑物内。工程的实际楷求,并留有适当的备份容量,主干缆线宜设置电缆与10.1.2对于出租的区城,宜由建设方和物业管理方建立通信接入光缆,并互相作为略由。系统,并将公用通信网或专用通信网引入至出租区城内,10.4.5建筑群子系统:建筑辉配线设备(CD)宜安装在进线间10.2电话交换系统或设备问,并可与入口设施或建筑物配线设备(BD)合用场地,102.1综合业务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系统设备的出入中继线数量,10.4.6电信问:信息点数量不多于400个,水平缆线长度在应根据实际话务量等因素确定,并预留裕量。90m范围以肉,宜设置一个电信问.10.2.2建筑物内所需的电话端口应按实际需求配置,并预留裕量,10,4.7设备问:每幢建筑物内应至少设置1个设备问.10.2.3建筑物公共部位宜配置公用的直线电话、内线电话和无摩共性设碍专用的公用直线电话和内线电话,计要点信息设施系统图集号08D800-1610,4.8进线间:在不具备设置单独进线问或入楼电缆、光缆数量系统宜包括与多种通信协议相适应的视频会议电视系统:会议设备及入口设施容量较小时,进线间、设备间可合用,入口设施可安装总控系统:会议发言、表决系统:多语种的会议同声传译系统;会议扩声系统;会议签到系统、会议灯光控制系统和多煤体信息显示10,4.9管理:综合布线的每一配线设备、线缆、数设路由、端接系统等。点、接地装置等,应给定标识符,并设置标签。10.9.2会议系统一般需进行二次设计,土建一次设计时宜预留会10.5室内移动通信覆盖系统议系统的设备用房、用电量、路由通道等,10.5.1应确定建筑物内各类移动通信用户对移动通信使用需求,10.10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10.5,2对室内需屏蔽移动通信信号的局都区域,宜配置室内屏蔽10,10,1系统应具有向建筑物内的公众或来访者提供告知、信息发布和演示以及查询等功能,10.6卫星通信系统,应在建筑物相应的部位,配置或预留卫星通10.10.2信息显示屏处应预留相应的信号传输路由及电源,系统信系统的天线、室外单元设备安装的空间、天线基座基础、室外馈的信号传输宜纳入建筑物内的信息网络系统。线引入的管道和通信机房的位置等,11信息化应用系统10.7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11.1信息化应用系统宜包括工作业务应用系统、物业运营管理系10.7.1应根据各类建筑内都的功能需要配置电视终端.统、公共服务管理系统、公众信息服务系统、智能卡应用系统和信10.7.2具有上网和点播功能的有线电视系统宜采用双向传输系统,息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等其他业务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系统。10.8广播系统11.2信息化应用系统的特殊性见各类建筑章节,10.8.1广播系统根据使用需求宜分为公共广播、背景音乐和应急12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广播系统等。12.1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应具有对建筑机电设备测量、监视和控制10.8.2根据使用需求应配置多音源播放设备,对不同分区插放不的功能,确保各类设备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和可靠,并达到节能和同音源信号,环保的管理要求,10.8.3应急广播系统扬声器宜采用与公共广播系统的扬声器兼用12.2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宜根据实际工程的情况对建筑物内的供的方式,应急广播系统应优先于其他广播系统,电、照明、空调、通风、给排水、电梯等机电设备选择配置相关的10.8.4走廊、门厅及公共场所的扬声器箱宜采用35W:办公检测、监视、控制等管理功能。室、客房等室内的扬声器箱宜采用1~2W.12.3被检测、监视、控制的机电设备应预留相应的信号传输路10.9会议系统共性设10.9.1应根据酱求及有关标准,选择配置相应的会议系统功能,计要点公共安全系统08D800-1由,有源设备应预留电源,统、入侵报警系统等联动,13公共安全系统13.2.5出入口控制系统的设计应注意以下要点:13.1火灾自动授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1)对受控区城的位置按各种不同的通行对象及其准入级别13.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对其进出实施实时控制与管理,并应具有报警功能;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2)出入口控制系统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在火灾确认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后,应能自动解除所有安装在消防通道、防火分区隔培、疏散楼梯》GB50016-2006等标准的规定.及建筑物出入口处的门禁控制:13.1.2对于重要的建筑物,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机宜设有热3)该系统应能独立运行,并能与电子巡查系统、入侵报警系备份,当系统的主用主机出现放障时,备份主机能及时投入运行,统、视频监控系统等联动,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13.2.6电子巡查系统可选择离线式和在线式。在线式电子巡查可13.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宜预留与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安全技术独立设置,也可与出入口控制系统或入侵报警系统联合设置,防范系统的数据通信接口,13.2.7停车库(场)管理系统可独立运行,也可与出入口控制系13.1.4消防控制中心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和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等统联合设置,与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联动,合用控制室时,各系统设备应占有独立的工作区。13.3应急联动系统13.2安全技术防范系统13.3.1大型建筑物或其群体,宜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技术13.2.1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宜包括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防范系统为基础,构建应急联动系统。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管理系统、停车库(场)管理系统13.3.2应急联动系统的功能及配置应符合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的规定.13.2.2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置及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14电气设备用房及竖井设置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入侵报警系统设14.1电气设备用房计规范》GB50394-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14.1.1变配电所、各弱电机房应避免与有酸、碱、粉尘、蒸汽、范》GB50395-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积水、噪声严重的场所此邻,不应直接设在厕所、溶室等经常积水GB50396-2007等标准的规定.场所的正下方。13.2.3入侵报警系统应能独立运行,并能与出入口控制系统、视14,1.2消防控制室、安防监控中心、通信接入交接设备机房应设颜监控系统等联动,共性设13.2.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能独立运行,并能与出入口控制系计要点电气设备用房及竖并设置08D800-】8在建筑物内首层或地下一层。单独的计量表。14.1.3信息中心设备机房、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设备机房、通讯15.2对于在设计阶段尚未选型的设备用房,宜按其相应的功能预系统总配线设备机房和智能化系统设备总控室等重要机房不应与变留供电缆线和通信传输通道,配电室及电梯机房毗邻布置,15.3对于电气竖井内供电缆贯穿的预留洞及电缆桥架穿越防火分14.1.4雨水、燃气、给排水道等非电气管道,不应穿越变配电区处,在设备安装完后,均需用防火阻燃材料做封堵处理,以满足防火要求,14.2电气竖井设备15.4对于大型商场、博物馆、影剧院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宜14.2.1强电竖井的平面位置和数量应根据用电负荷性质、各支线选用阻燃、低烟、低毒绝缘材质的缆线,供电半径、建筑物沉降缝的设置、防火分区等因素确定,强电竖井16相关标准及技术资料宜靠近用电负荷中心,并考虑进出线方便。《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4.2.2弱电竖并在符合布线传输距离要求情况下,宜设置于建筑《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平面中心的位置。《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14.2.3电气竖井(强电、弱电)应远离有火灾危险和高温、潮湿《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的场所,避免临近烟道、热力管道及其他散热量大的设施,电气竖《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井上下层位置宜垂直对齐,其地坪或门槛宜高出本层地坪0.1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0.30m.《建筑物防僧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14.2.4电气竖井的面积应根据安装设备及数设管线数量等因素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定,强电竖井净宽度不宜小于0.8m,高层建筑弱电竖井净宽度不《火灾自动授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宜小于0.6m,多层建筑弱电竖井净宽度不宜小于0.35m.《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14.2.5强电竖井与弱电竖井应分别设置,如受条件限制必须合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时,强电和弱电线路应分别在竖井的两侧布置或采取隔离措施,以《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防止强电对弱电的干扰,《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电气专业)》14.2.6电气竖井内宜设有接地干线或接地端子箱.15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5.1对于出租、出售或需要二次装修的功能用房,宜按估算电量共性设将供电缆线预留至末端配电箱(柜)·需要单独核算的单位,应设计要点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图集号9各类建筑智能化系统配置表综合性社会学校建筑智能化系统商场博物馆停车库行政办商务办日制高高中和初中和建筑建筑托儿所图书馆体育馆建筑公建筑职高等院校通信接入系统●●电话交换系统信息网络系统●信●●●●●●●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广播系统●●●会议系统●信德导引及发布系统●●●●时钟系统●●其他相关的信惠通信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公入侵报警系统共安全●●●●出入口控制系统全防范电子巡查管理系统●●●系●统汽车库(场)管理系统●●●●●其他特殊要求技术防范系统共性设计要点各类建筑智能化系统配置表页10
文档评分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0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01-2019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5  沪ICP备20210081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