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首页工程文档运营维护某公司设备修理管理制度
手机用户bw61452

文档

4896

关注

0

好评

0
DOCX

某公司设备修理管理制度

阅读 617 下载 0 大小 24.31K 总页数 0 页 2025-03-05 分享
价格:¥ 0.50
下载文档
/ 0
全屏查看
某公司设备修理管理制度
还有 0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0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设备技术状态检查1.1按照设备管理规定,每年三季度末,各设备使用单位组织对本单位在用主要生产设备进行技术状况检查。设备部门配合各单位对在用精、大、稀及关键设备的检查。1.2按照国家对设备使用年限的规定,我公司在用设备役龄长短对列入技术状况检查范围的设备实行动态控制。1.3根据在用设备对我公司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所起影响作用大小,对下列设备的技术状况检查予以重点安排。1.31在用精、大、稀、关设备,不论使用年限全部搞技术检查,对几何精度有要求的132在用起重、动能、质控点设备,不论使用年限全部搞技术状况检查。1,4设备使用单位按照设备完好标准,认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认真作好设备技术状况普查表的填写。在检查全部结束后,在规定日期内,将记录好的普查表报送动力设备处审核。同时根据检查情况提报下年度设备大(项)修申请计划。1.5动力设备处根据设备技术状况检查记录,全面进行分析考核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统计全厂设备完好情况,并对已核定的完好设备予以标识。2,设备修理2.1设备修理计划21.1动力设备处根据各单位报送的下年度设备修理申请计划,参考年度技术状况普查资料产品质量对设备的要求,以及公司资金安排,编制下年度设备大修计划。经会审后,报主管副总审批列入下年年度综合计划执行。21.2凡列入设备修理计划的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填写"设备大修理预报表”,报动力设备处作为修前鉴定参考资料。2.2设备修理计划的变更与调整2.21设备年度修理计划在执行中要严肃,不得随意更改。因特殊原因需变更修改修理项目和时间时,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2.2.2由使用单位提出设备修理变更申请,经主管副总批准后,由计划员变更调整修理计划。2.3设备修理计划的实施2.3,1由动力设备处按月(或季)下达修理计划。由机具分厂和承修部门负责实施。232承修部门应做好修前的技术准备工作,由主修技术人员熟悉设备图纸、档案及有关资料,了解设备技术状况和历史,并会同有关人员摸清设备故障及其它存在的问题,搞好预检以提高修理效率,保证修理进度要求及修理质量。233对公司内无法承修的设备,由动力设备处组织招标对外委修。凡外委修理设备必须签订设备修理技术合同书,注明修理质量要求、工期、缺损情况及其它有关事项。报主管副总审批后予以实施23.4承修部门在实施修理过程中,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高修理质23.5设备大修后,应全面恢复原有工作能力达到出厂精度标准。但同时又要从实际出发降低成本、避免浪费。对下列情况可适当降低标准,但必须满足工艺要求(1)经两次大修以上或严重损坏的老旧设备(役龄在十年以上)。(2)原设备有严重缺陷,无法修复到出厂精度的设备。(3)通用设备长期用于单一工序或固定作为粗加工的设备。(4)其他已降低条件使用的设备。23.6设备大(项)修完工后,由承修单位和使用单位一起进行试车验收。合格后,双方填写"大修完工报告单",并签字。有精度要求的设备,经检查后填写设备几何精度检查表。自签字之日起承修单位保修三个月。在保修期内,对确属修理质量问题由承修单位负责返修并作记录附在完工报告单后。对返修问题,保修期顺延。2.3.7设备修理完工验收后,承修部门要做好修理资料的记录归档工作填写更换明细表及修改记录等技术资料,与完工报告单一起交动力设备处存入设备档案3设备检修与维修管理办法31.目的建立设备维修管理体系,规范设备维修的目标、内容、方式与程序,保证设备维修活动有计划、高效率地进行,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运行的需要3.2.设备维修目标3.2.1提高设备可靠性系数:通过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巡检监测、适时维修、更新改造等活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或避免设备故障/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可靠性系32.2降低维修成本:通过预防性维修活动及计算机维修管理系统,对设备进行恰当的、时的维修,以合理控制人力、材料、工器具等费用要素。3.3设备维修的模式实行全员参与的预防预知维修体系,以巡检、计划、日程表、执行、改善提高的程序开展维修活动4,1动力设备处是公司机械设备维护检修的监管部门,负责监管各车间设备维护维修、实施检修管理4.2生产车间负责对所属设备有计划地日常保养及维修工作。3.5.巡检5.1设备巡检是指设备专业技术人员及设备使用部门的岗位巡检工,按一定的路线、周期频率、内容、方法与手段,对运行或停机中的设备进行检查记录、维护保养、问题处理等。5.2设备部门的巡检:设备处设巡检技术员,按照设备处制定《设备巡检标准》,利用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分析仪器及无损检测技术,对设备进行运行跟踪及趋势分析,提出维护和维修以设备状况调查报表的形式实现计划维修5.3车间使用部门的巡检:岗位巡检工运用眼看、手模、耳听、鼻嗅并利用一些简单的仪器等方法,结合现场设备的仪表和信号数据,对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及时处理简单的设备问题,处理不了的问题以维修申请单的形式向设备处提出维修申请。5.4巡检记录和报告巡检技术员、岗位巡检工、设备操作工必须及时认真地填写巡检记录、交接班记录5.5设备停机检修时,岗位巡检工、设备操作工应参与维修,比较复杂的故障巡检技术员应现场进一步分析或确认故障原因,提出改进方案且做好维修记录。3.6.计划6.1设备处机修部设计划员及计划主管,负责维修计划及与维修计划相关的文件制定。原则上所有的维修计划均以维修工作单的形式执行。6.2维修计划的编制依据:预维修计划、巡检技术员的报告、设备使用部门的维修申请其它安排。6.3计划的种类6.3.1年大修计划:单项维修费用超过五千元(暂定)的项目,由使用单位在每年的9月15日前上报。6.3.2月检修计划:由车间于每月的第二十五个工作日制定出下个月的维修计划。6.3.3周检修计划:车间应将月计划分解成周计划来执行6.3.4紧急计划:在发生突发设备故障或事故时制定的维修计划:常维护及小修有车间设备维修工进行6.4计划的级别:计划人员在巡检员和设备使用单位提交的维修申请单"基础上,应对设备实际状态进行调查分析与判断,并根据充许停机时间及生产情况等其它综合因素,确定计划的级别并制定维修工作单级状态:可下次停机时执行。级状态:可一个月以后执行三级状态:可一周以后至一个月以内执行四级状态:可一周以内执行五级状态:立即执行6.5计划的内容6.5.1检修规程(标准作业计划),由设备处制定,规范设备的维修技术方案、工作指导书及质量、安全、环保标准6.5.2人工、材料、工具计划有设备处安排,使用单位必须安排操作人员现场配合、联系其他单位制作工装等。6.5.3委外维修计划:对超出公司现有维修技术或维修力量的工作,经使用单位提出申请设备副总批准后可委外维修,动力设备处负责委外维修的经济分析、合同签订与人员工作安排,具体办法按照《设备委外维修管理办法》执行。6.5.4时间计划:明确工作开始及结束的时间。3.7.安排7.1维修工作计划需经过设备副总经理和使用单位受权主管批准,重大的维修计划应得到生产厂长和生产副总的批准。7.2设备处应将维修工作计划与设备使用部门及其它相关部门进行讨论、协商,综合考虑生产、设备、人力资源、时间、相关专业的计划等因素,特别是在停产集中检修前,应组织相关部门召开检修平衡协调会,确定具体的工作执行顺序与时间安排7.3紧急工单在得到批准后可由计划员直接交设备部处执行。3.8.执行8.1设备处负责具体执行维修工作单。8.2根据工单的要求,精心组织、调配人力资源,及时将工单落实到人。8.3每个维修项目必须指定一名主修人员,对维修质量、进度、安全、现场环境负有责任。8.4停机前,必须将所有需要的材料备件、工器具、安全用品等准备就位8.5维修人员应认真阅读消化检修规程及安全作业计划、工作指导书、技术交底,重要/重大的维修项目,技术人员应现场作技术交底与技术指导。8.6维修工作过程中,维修人员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工作计划,严格执行停送电程序,正确穿劳保用品,做到“三不伤害”。8.7维修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同时妥善保管好现场材料备件、工器具等8.8维修结束后,维修工应做到工完场清。8.9维修过程中,计划人员应现场检查工单各项内容的执行情况,为今后制定维修计划总结经验。8.10工单完成后,机修工组应及时将工单的实际执行结果反馈设备处和使用单位。8.11工单完成后,机修组应按照《设备检修验收技术标准》组织试车及验收,参加人员包括主修、计划人员、设备使用部门人员。39.验收标准:设备检修规程、设备检修技术标准、安全环境标准、相关技术要求、试车结果等要详细记录1经检查确认或试车合格后,验收人员须在工单上签字认可,否则视为未完项目。
文档评分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0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01-2019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5  沪ICP备20210081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