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首页工程文档运营维护1 压缩机组问答题100道含解析-13
手机用户bw61452

文档

4087

关注

0

好评

0
DOCX

1 压缩机组问答题100道含解析-13

阅读 705 下载 0 大小 40.61K 总页数 0 页 2025-08-28 分享
价格:¥ 13.00
下载文档
/ 0
全屏查看
1 压缩机组问答题100道含解析-13
还有 0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0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1什么是共振?如何避免机组发生共振?答:共振是指物体固有的自振频率和外部胁迫激振频率相等时或成整倍倍数时,物体的振动幅度会突然增大的一种谐振现象,称为共振避免转子共振,只需改变一下旋转体的工作转速使其旋转频率与其固有频率偏离。避免机组与管道发生共振时,改变管道连接方法在管道上合理设计支撑点,以改变管道振动频率2共振有何危害?答:在运行中,叶片(组)受到周期性激振力的作用,会发生强迫振动,当周期性激振力的频率与叶片自由振动频率相等或成一定倍数时,就会使叶片(组)产生强烈振动,振幅急剧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共振。共振是一种危险状态,有以下危害:1)叶片振幅急剧增大,使叶片在较短时间内产生疲劳裂纹,甚至损坏;2)个别叶片断裂后,其碎片会将相邻叶片打坏;3)可能会使转子失去平衡而发生强烈振动,造成严重后果。3机组为什么避开临界转速答:每一个转子都有一定的自振频率(或称固有频率),当工作转速等于自振频率(固有频率)或其整数倍时,将出现共振现象,转子的振动幅度急剧增大,超过这一转速后振幅随转速增大而逐渐减少,且稳定于某一范围内,这一转子振幅最大时的转速称为转子的临界转速。转子如果在临界转速下运行,会出现剧烈的振动,而且轴的弯曲度明显增大,长时间运行还会造成轴的严重弯曲变形,甚至折断,所以开停车时要快速通过临界转速,避免转子在临界转速运行。3机组过临界应做的工作有哪些?答:过临界转速前应与各相关工序及时联系,注意蒸汽管网的波动:过临界转速时,注意监视机组各轴承的振动和温度变化情况;调节阀动作情况。临界转速过完之后,将透平和压缩机的缸体导淋全关,及时调整油冷器冷却水流量控制好油温,注意检查表面冷凝器的液位及各段间分离器液位5,机组升越临界转速过程中应注意什么?答:1)注意检查机组振动状况,以及各轴承温度;2)注意蒸汽压力,流量,机组转速的变化;3)按规定的速率快速通过,不得停留:4)检查压缩机各段流量,压力情况:5)及时调整冷却水量。6.在临界转速下运行,有何危害?答:在临界转速下持续运行,轻则使转子振动加剧,重则造成事故,特别是在转子平衡较差的情况下,振动会更大。这时可能会导致叶片碰伤或折断,轴承和汽封磨损,甚至使大轴折断。因此在启动升速过程中应使机组迅速通过临界转速,不允许在临界转速下及其附近作较长时间的停留。7.通过临界转速之后,机组要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其目的是什么?答:通过临界转速后,机组要稳定运行一段时间的目的是:1)通过临界转速后机组要进行全面检查,观察在临界转速中由于振动大,是否造成异常或破坏,特别要注意轴承、轴封和监听设备内部声音,如振动造成异常,应当暂停升速,采取措施;2)通过临界转速时因升高较快,汽量有较大增加,金属部件也产生较大的温差,为了避免温差过大,膨胀不均产生热应力和振动,通过临界转速后稳定暖机一段时间可使温差减小。8.影响临界转速的因素有哪些?答:转子临界转速主要决定于转子的质量和刚性,此外还与以下因素有关:1)支承的弹性2)叶轮的回转力矩;3)转子外伸端的长度;4)轴系的临界转速;5)阻尼(如轴承油膜9.什么是喘振?答:所谓喘振是由于气体流量因外界因素影响发生变化,致使压缩机出口压力小于管网压力发生气流从管网向压缩机倒流的现象,当这一气体倒流过程进行到压缩机出口气体压力又大于管网压力时,气体又经压缩机被送入管网,当管网压力升到大于压缩机出口压力时次发生气体倒流现象,这样周而复始地进行,产生周期性的气流脉动,机组产生强烈振动这种现象称为喘振10.喘振的危害?答:1)喘振对机组的危害极大,它造成叶轮的强烈振动,当转子与固定元件相碰擦。它可能损坏密封“O"型环等压缩机零部件,对止推轴承产生冲击力,破坏轴承油膜稳定,损坏轴承。可能破坏油密封系统,使油膜密封的油气压差失调,造成油膜密封故障。严重时使密封及轴承损坏,甚至发生压送的气体外泄,引起爆炸等恶性事故。2)可能破坏机器的安装质量,破坏各部分调整地的间隙值,甚至引起轴的变形等,引起机器在以后运行中振动加剧。3)压缩机喘振时,各段振动值、位移明显上升,进口压力、出口压力、入口流量及机组转速出现大幅度波动,可能使一些有关仪表失效或使仪表准确性降低。11.离心式压缩机若发生喘振如何消除?答:当喘振现象发生后,应立即增大流量(打开出口放空阀或进出口之间的旁路阀-防喘振阀降低出口压力)即可解除危险,然后应查明发生喘振的原因,并设法消除,检查机器有无损坏的情况,再恢复正常操作,如果系统需要保压,则在打开防喘振阀气体回流后,适当提高转速,使出口压力增加到原有水平。12.喘振控制线是如何得到的?答:设计上在描述压缩机所有可能操作点的进口流量(Q)一压缩比(P/Ps)曲线图上每一条曲线上都有一个“喘振点”,表示在一定转速下的最大压头,所有不同转速下的喘振点连起来就称为"喘振线”(SL)为了避免机组在"喘振线"附近工作,我们限定一个保护线叫做喘振控制线”(SLC),当工作点到这条线上时,控制系统将打开防喘振阀,使工作点远离不稳定状态13.压缩机停车时,为什么要全开防喘振阀?答:压缩机停车时,流量突然减小,易使压缩机进入喘振区发生喘振,严重时会损坏设备因此在停车过程中要将放喘振阀全开以避免压缩机喘振,14.喘振与管网的关系是什么?答:离心式压缩机与管网联接构成一个密闭的气体介质输送体系,压缩机与管网同时工作于该体系,为气体介质的输送升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如果压缩机在输送气体介质过程中流量不断减少,当进口流量减少到一定值时,气体在叶轮流道内首先产生分离涡流,流量进一步减少,气体在叶轮流道内的分离涡流区进一步扩大,并形成严重的旋转脱离现象,气体流动状态严重恶化,压缩机排出压力大幅度下降,这时管网气体会倒流至压缩机,直至压缩机出口压力大于管网,压缩机又开始排出气体,气流在系统中产生的这种周期性振荡现象,通称为压缩机的喘振。压缩机流量的减少,叶轮流道内气体严重的旋转脱离是产生喘振的内因,随着流量的减少,管网性能曲线不断左移,并与压缩机性能曲线交于喘振区,于是喘振工况发生,所以管网性能曲线左移是产生喘振的条件。因此喘振不仅与叶轮流道中气体的旋转脱离有关,而且与管网特性有密切关系,管网容量愈大,喘振的振幅也愈大,振频愈低:管网容量愈小,喘振的振幅就小,喘振频率愈高15,压缩机进气条件的变化对性能的影响如何?答:化工压缩机进气条件可能发生变化的主要是进气温度,进气压强和进气分子量三个条件它们对压缩机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1)进气温度的影响在转速不变和容积流量不变的情况下。a.进气温度和质量流量成正比。b温度降低,压比将升高;反之,则相反。c,进气温度与功率也成反比,温度升高,功率下降,反之,则相反。2)进气分子量的影响对容积流量定时,分子量增加,压强比升高;反之,压降比降低,压缩机功率和分子量成正比。3)压强的影响和进气分子量一样进气压强和质量流量成正比,进气压强不影响压强比,因而排气压强和进气压强成正比,压缩机功率和进气压强成正比。16离心式压缩机应做哪些方面的维护工作?答:离心式压缩机要获得长周期无故障的运行效果,必须作好使用维护工作,根据机组使用操作情况的差异,维护工作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润滑系统按工艺规程规定时间,检查润滑系统各部位的温度、压力、压差和液位的指示值,发现偏离操作指标现象时,要及时进行调节,以利于润滑系统的正常运行。2)密封系统按工艺规程规定时间,检查密封系统各部位的温度、压力、压差和液位的指示值,如有偏离操作指标规定之情况,要及时进行调节确保密封系统正常运行。3)工艺和蒸汽系统按规定时间和路线,检查工艺和蒸汽系统各部位的温度、压力、液位的指示值,发现偏离操作指标规定之情况,立即进行调节,以便恢复工艺和蒸汽系统正常运行。4)主机主机是检查维护的主体,要按规定时间严格检查各轴承的振动、温升、回油情况、转速和轴位移的指示情况,如发现偏离操作指标规定范围,要采取有效措施排除故障因素,使主机运行转为正常。5)做好设备、阀门和管线的防冻、防凝工作,避免设备冻坏、管线堵塞影响生产。6)根据检查情况,及时处理发现问题,排除设备的脏松乱缺现象,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经常清扫环境和设备的卫生,做到文明生产17.何谓暖管?答:冷的蒸汽管道在引入蒸汽时,有一个热膨胀过程。为使热膨胀充分,必须有足够的时间缓慢提升温度和压力(同时注意排放冷凝液),以逐渐达到额定值,这就叫暖管。18.何谓暖机?答:透平从冷态到工作时间的额定温度约有410℃的温差,透平机组的动静部位的各个零件对这样大的温差有一个适应过程(也就是热膨胀过程)。为使机组得到充分的、均匀的热膨胀,因此需要在低速下停留45~60分钟时间,以降低材料的热应力,这个停留时间叫暖机。19,暖管的目的是什么?答:启动前、新蒸汽管道、法兰及阀门等均处于冷状态。暖管,就是用蒸汽逐渐加热速关阀前的蒸汽管道及其附件。对设有抽汽、注汽的机组,这些设备的供汽管道应同时进行暖管。通过暖管,逐渐提高温度,以免管道在启动时因突然升温而造成过大的热应力,使管道产生变形或裂纹。此外,暖管使蒸汽管道预热到额定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可以避免冲动转子时新蒸汽流经管道因低温而产生的凝结水随高速汽流进入汽轮机,造成水冲击事故。20暖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暖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必须严格控制管壁的温升速度,内壁的温升速度应控制在5℃/min,以保证管道均匀膨胀,2)分两步进行:低压暖管和高压暖管;先进行低压暖管,即采用低压力、大流量的蒸汽来加热管道,汽压由总汽阀的旁路阀控制,一般维持在2.5~3bar(大容量汽轮机为5~6bar),这样在暖管开始阶段,管道只承受温度的变化而不承受压力的变化,管壁温度升到低压暖管的蒸汽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时,进行升压暖管即逐渐提高蒸汽的压力和温度,直至额定参数。一般中参数汽轮机允许管道的温升速度为5~10℃/min,高参数汽轮机不超过3~5℃/min。3)严格控制暖管所需时间;暖管所需时间与管道长度、管壁厚度、管径大小、管子材料及蒸汽参数等因素有关。一般中参数汽轮机暖管时间为20~30min,高参数汽轮机为40~60min。21,为什么暖管时或停车后速关阀阀杆漏汽倒放空?答:阀杆漏汽来源于速关阀阀体沿阀杆泄漏的中压蒸汽,蒸汽温度405度。当速关阀处于关闭状态时,蒸汽进入阀体前室,阀杆泄漏量偏大。当速关阀处于开启状态时,蒸汽进入阀体后室,阀杆泄漏量较小,所以泄漏汽量在停车状态比运行时大的多。汽轮机密封汽采用的是低压蒸汽,温度为175度。当泄漏汽注入到密封管线后,密封汽温度升高,高温汽体沿着轴封间隙进入汽轮机后,造成转子静态加热上下出现温差严重时会使转子变形弯曲。过热的蒸汽还会造成轴端汽封过热而松动,给机组运行带来隐患所以在机组暖管时和停车后
文档评分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0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01-2019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5  沪ICP备20210081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