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首页公共专业消防专业GBT8625-2005 建筑材料难燃性试验方法
德皇人

文档

1606

关注

0

好评

0
PDF

GBT8625-2005 建筑材料难燃性试验方法

阅读 980 下载 0 大小 933.09K 总页数 0 页 2024-10-29 分享
价格:¥ 3.00
下载文档
/ 0
全屏查看
GBT8625-2005 建筑材料难燃性试验方法
还有 0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0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8625-2005代替GB/T8625-1988建筑材料难燃性试验方法Test method of difficult-flammability for building materials2005-07-15发布2006-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言本标准与德国工业标准DN4102-1:1998《建筑材料建筑构件的燃烧特性概念、要求及检验》、DN4102-15:1990《建筑材料建筑构件燃烧特性竖炉试验》和DN4102-16:1998《建筑材料建筑构件燃烧特性燃烧竖炉试验的进行》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标准代替GBT8625一1998《建筑材料难燃性试验方法》。本标准与GB/T8625一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试验装置按DN4102-15:1990的要求增加了炉内压力的测试装置、竖炉的校正检验并调整了炉壁温度的控制条件:一试验时燃料气和空气流量的计算和试验程序改用了微机进行:一燃料气为适应我国的国情采用纯度为95%的甲烷气。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敏、陈亘宝。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建筑材料难燃性试验方法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材料难燃性试验的试样装置、试件制备、试验操作、试件燃烧后剩余长度的判断、判定条件及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建筑材料难燃性能的测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8624一1997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T8626一1998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GBT8627一1999建筑材料燃烧或分解的烟密度试验方法3试验装置本方法的试验装置主要包括燃烧竖炉及测试设备两部分。3.1燃烧竖炉燃烧竖炉主要由燃烧室、燃烧器、试件支架、空气稳流层及烟道等部分组成。其外形尺寸为1020mm×1020mm×3930mm(见图1、图2)。3.1.1燃烧室燃烧室由炉壁和炉门构成,其内空间尺寸为800mm×800mm×2000mm。炉壁为保温夹层结构,其结构形式(见图2)炉门分为上、下两门,分别用较链与炉体连接,其结构与炉壁相似。两门借助手枪和固定螺杆与炉体闭合。在上炉门和燃烧室后壁设有观察窗。3.1.2燃烧器燃烧器(见图3)水平置于燃烧室中心,距炉底1000mm处。3.1.3试件支架试件支架为高1000mm的长方体框架,框架四个侧面设有调节试件安装距离的螺杆,框架由角钢制成(见图4)。3.1.4空气稳流层空气稳流层为一角钢制成的方框,设置于燃烧器下方。方框底部铺设铁丝网,其上铺设多层玻璃纤维毡。3.1.5烟道燃烧竖炉的烟道为方形的通道,其截面积为500mm×500mm,并位于炉子顶部,下部与燃烧室相通,上部与外部烟囱相接。3.1.6供气为在燃烧室内形成均匀气流,在炉体下部通过$200mm管道以恒定的速率及温度输入
文档评分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0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01-2019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5  沪ICP备20210081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