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首页公共专业安全职业健康安全工作需掌握的职业危害
手机用户bw61452

文档

4087

关注

0

好评

0
DOCX

职业健康安全工作需掌握的职业危害

阅读 609 下载 0 大小 14.04K 总页数 4 页 2025-08-27 分享
价格:¥ 3.00
下载文档
/ 4
全屏查看
职业健康安全工作需掌握的职业危害
还有 4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4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职业健康安全工作需掌握的职业危害基础知识!1、职业危害因素的影响:职业危害因素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身体外表的改变,即职业特征,如野外作业人员的皮肤色素沉着。②对人生理、心理的影响,如噪音引起头晕,降低身体对一般疾病的抵抗力,表现为患病率增高或病情加重等,即职业性多发病。③造成特定的功能或器质性改变,进而引起职业病,如尘肺病④对生产和环境造成影响,如粉尘会降低光照度和能见度、造成空气污染。2、职业危害的作用条件职业危害是否能对人体造成职业性伤害,作用条件是非常重要的职业危害的作用条件有:①接触时间:偶然地、短期地或长期地接触有害物质,可导致不同的后果。②作用强度:主要指接触量,有害物的浓度或强度越高,接触时间越长,则造成职业性损伤的可能性越大、后果越严重。③接触方式:经呼吸道、皮肤和其它途径进入人体,或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疾病。④人的个体因素:如遗传因素、年龄、性别、对某些职业危害的敏感性、其它疾病和精神因素的影响、生活卫生习惯等。3、职业接触限值(OL):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值量值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其中,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超限倍数四类。①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②最高容许浓度(MAC)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③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在遵守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分钟)接触的浓度。④超限倍数:对未制定P℃-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分钟)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4、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1)按来源分类①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万万万万万来源于原料、中间产物、产品、机器设备的工业毒物、粉尘、噪声振动、高温、电离辐射及非电离辐射、污染性因素等职业性危害因素,均与生产过程有关。②劳动过程中的职业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职业有害因素主要包括劳动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大生产定额不当、劳动组织制度不合理、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从事某一单调动作的作业、身体的有关器官和系统过度紧张等③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自然环境的因素,如夏季的太阳辐射:作业场所的设计、布置不合理缺乏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安全防护设施缺乏或不完善;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的环境污染等(2)按性质分类职业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可以进行如下分类①物理性有害因素:如施工场所异常的气象条件,如高温、低温异常的气压:噪声、振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激光②化学性有害因素:生产性毒物,如铅、锰、汞、苯等:生产性粉尘如硅尘、石棉尘等。③生物性有害因素:病原微生物或致病寄生虫等④与劳动过程有关的劳动生理、劳动心理方面的因素,以及与环境有关的环境因素。5、职业禁忌与职业健康监护T万万
文档评分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0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01-2019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5  沪ICP备2021008143号-5